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海盐县民间习俗

  • 风水民俗
  • 2022-03-20 17:18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富庶的杭嘉湖平原,地处东经120°43′到121°02′,北纬30°21′到30°28′之间。东西宽约31公里,南北宽约33公里。东濒杭州湾,西南邻海宁市,北连平湖市和秀洲区。陆地土地总面积584.96平方公里,江口海湾面积537.90平方公里。  
二、方言  
海盐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  
三、骚子歌  
骚子文书以文学本子(手抄本)为根底,用海盐方言说唱为表现方式叙说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说唱艺术。其扮演主要采用站唱、拆唱,也有走唱或坐唱等方式,具有它本人的共同作风。骚子歌是海盐民间待佛典礼的歌谣,与中国戏曲鼻祖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有着一定的渊源。  
四、海盐腔  
渊源于元代盛行在海盐的南北歌调,经杨梓等人加工后成为一种戏曲声腔、剧种(据元代姚桐寿《乐郊私语》)。一说早在南宋末期即已构成,系寓居海盐之张锚所始创(据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明嘉靖年间曾在嘉兴、湖州、温州、台州等地盛行。在开展过程中对戈阳腔、昆山腔的演化起了一定的影响。明万历以后日趋衰落而绝迹。很难知其相貌。  
五、滚灯  
滚灯由许多根粗壮坚实的竹片扎成球体,球分内外两层,大球里边有一个小球,悬空吊着,大小球不会碰撞。小球外表用红绸或黑绸包贴,就像是个灯。小球内装有活动支架,能上下左右转动。而大球则只是一个空壳,不包贴绸布。滚灯在海盐有着700多年的历史,演久不衰。海盐县素有“滚灯之乡”的佳誉。滚灯展现了男性的阳刚之美,反映了海盐人民特有的尚武肉体,是汉族民间舞蹈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海盐滚灯已被收入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和《中国大众文化辞典》。  
六、吃早烧  
吃早烧,即早晨四五点钟吃烧酒。在浙北海盐澉浦一代仍因循着这种奇特的饮酒习俗。吃早烧的人大都是上了年岁的老人。他们不论刮风下雨,365天从不连续吃早烧。吃早烧的人很稳定。也很少串店,因而掌柜也控制着每个客人的酒量。他们不多喝,普通每次只喝一开(即老秤2两,新秤1.25两)烧酒。  
七、海盐县祭奠风俗  
海盐,是江南一个饱含文化的中央。海盐有着丰厚的民间文化,像滚灯,灶头画,骚子歌等等,数不胜数。它们有些被人们搜集整理出来,渐渐变成一种民间文化,不时传承下去。但还有一局部虽没有成文引见,却也在民间广为传播的传统民俗。譬如,今天我要切入的祭奠文化就是其中的一种。  
祭奠,对青少年来说显然是很生疏。它更多地表如今老年人的生活与话语中,大多是一种祈求幸福,安全,或是世代相传的行为。而且不同的中央,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祭奠文化。海盐也有着共同深沉的祭奠文化。  
与我住一幢楼的一些老人家,他们让我理解到了这种文化的魅力。我去咨询过他们,比拟有代表性的就是一种对“土地爷”的崇拜与祭奠,这里就有许多的习俗习气。像这种祭奠,一年分为三次,分别在过年时,清明时和七月中旬,大多的行动表现为点点香,烧烧纸钱,还有一些食品的供奉。这些程序,有时烦琐至极,有时又兴趣横生。它们完完整全地在民间传播,就连如今无所不能的“百度”也没对这种文化作成文注释。这给海盐的祭奠文化更添一股神秘和一种神韵。  
祭奠文化中,更有代表性的还是海盐的灶头画。  
海盐是江南盛行灶头画的典型地域之一。灶头画,有着题材丰厚,内容多为喜庆方式的特性。我觉得它的本质就是一种对喜庆的向往和文化的反响。如今,灶头画慢慢以艺术品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灶头画,我们所见的典型的有《司命灶君》,《八仙过海》等等。我常见到一些人家把像《司命灶君》这样的灶头画贴着,供奉着。这上面,一定有着什么意味,固然这在我们眼中,只是一张画,以至一张纸,但在我们的父辈以及之上,却给它赋予了另一种带来福气,驱走倒霉的功用。而且还做得如此严肃,忠诚。以致于当我拿它们开玩笑时,大人还道貌岸然地劝诫我:不能够!在科学的解释下,这些祷告的方式都被打击得千疮百孔。但它仍深深扎根在人们内心,扎根在海盐人内心。这就是一种隐隐地期盼幸福,希望有所寄予的心理,这,就变成了文化,深深寄予思想的海盐祭奠文化。  
能够看到,海盐的大局部祭奠习俗都是正面的,积极的。  
正如前面所说的,如今大局部的祭奠习俗都是在老年人的生活与话语中。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够去恰当地理解一些相关的文化,风俗。海盐的祭奠文化,习俗习气还远不止这些,它们都分发着民间共同的魅力,好像宝藏,等候开掘。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一代代传承着这样的风俗,不能在我们这一环断裂。我们都熟习那已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滚灯,骚子歌,但在我们身边,同样有着能够与它们相提并论的习俗习气、文化,就像这祭奠。  
海盐的民风民俗一展开就丰厚多彩,而这祭奠文化仅是海盐习俗文化的冰山一角,但海盐民风民俗仍能够从中可见一斑。这是肉体的世界,展示的是海盐人民精彩的肉体生活;透显露的是这个江南县城的无限魅力。这祭奠,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海盐文化的绰约多姿。  
八、海盐县婚俗变革  
1、搭建示范平台,培育文化向上的婚姻文化  
一是树立全省首个婚姻文化体验馆。规划面积200余平米,设计理念以婚姻的整个进程为经线,以婚姻的义务为纬线,设有牵手厅、契约厅、婚庆厅和相守厅4个不同主题的展现体验厅,将教育性、体验性、中央性、人文性和可视性融为一体,突破传统展馆“千馆一面”的缺乏。经过虚拟婚姻全过程,让每一对来注销的夫妻直观体验到婚姻的不易和家庭的义务,教育夫妻认识到“感情是婚姻稳定的根底,而义务是婚姻可以持久的保证”,倡导夫妻“只爱一人、相守终身”的家庭理念。  
二是打造系列结婚注销颁证基地。在婚姻注销场所设立了一中一西2个室内颁证厅,在海盐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梦湖公园内以及具有浪漫爱情传说的于城镇鸳鸯村庄柴湖爱情岛规划树立2个户外“婚礼式颁证基地”。同时,分离“田野牧歌”美丽乡村精品线谋划设立若干户外颁证点。新人们能够在婚姻注销中心免费举行结婚典礼,在国旗国徽下,体验温馨严肃的注销颁证礼仪。  
三是构建家风家训宣教基地。推进海盐家风家训学习教育基地体系建立,在海盐中心绮园文化区朱宅建立海盐家风家训总馆,着力打造展现海盐地域家风家训传承金名片。树立海盐钱家祠堂钱氏家训和张元济家风家训专题展现馆,深度打造海盐家风家训教育体系。立足村(社区)实践,分离不同村域人文历史资源,把家风家训建立活动的触角延伸到大众身边,让典型示范更具亲和力。目前,海盐已初步建成金星村、海塘村等富有特征的基层家风家训展现点6个。  
2、打造婚调品牌,维护幸福调和的婚姻关系  
一是婚调平台前置推进。在县城中心城区南门社区建成全省首个社区婚姻会客厅,将婚姻调解工作前置进社区,主动接触需求效劳的对象,协助夫妻双方处理婚姻家庭问题,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在社区婚姻会客厅装备浙江省道德模范、国度级心理咨询师、全国社工师等作为调解员,着力将“会客厅”打形成为处理居民婚姻问题的“排忧房”、解答居民婚姻疑问的“解惑室”,分享居民甘美爱情保鲜的婚姻乐园和传播婚姻学问、发扬调和家风家训的重要窗口,为不同阶段情侣或夫妻停止婚姻辅导。2020年接待婚姻咨询120余人次,举行婚姻课堂4期,累计有320余人次参与。2021年起每月推出一期婚姻主题活动。今年又组织“盐姐姐”进矛调中心,对存在纠葛的家庭展开面对面调解和婚姻家庭辅导工作,至四月底全县共展开婚姻家庭辅导49次,展开家暴回访68起,重点介入7起,有效化解矛盾纠葛,维护社会调和稳定。  
二是婚调网络全面掩盖。线下实行“坐诊”制,每天布置专职社工调解员和意愿者在婚姻家庭辅导室谐和婚姻问题,减少非理性离婚,截至四月底婚姻家庭矛盾已调解107对夫妻,其中65对夫妻被胜利劝和或暂缓离婚,调解胜利率达61%。开设线上《家庭条约》微课堂,配合“浙江省婚姻家庭辅导效劳平台”,全方位检测夫妻心理状态,协助家庭处理婚姻生活中的情感沟通等问题,目前有300余人入群。树立完善离婚冷静期制度,跟踪展开专业化心理引导、法律咨询等效劳,及时化解矛盾纠葛,修复家庭关系。  
三是婚调技艺新陈代谢。增强婚前辅导,开设《新婚保姆》专栏,树立婚前测评窗口,创设幸福婚姻进阶课程,为前来办理结婚注销的新人提供婚前心理测评,提早传授婚姻生活技艺,教育引导夫妻正确处置爱情、婚姻与义务等问题。不定期约请名师专家展开婚姻辅导讲座和培训,倡导现代文化幸福调和婚姻家庭理念,提升专项辅导技艺。首创1+2+N婚姻家庭调解形式,推出1副专属婚姻爱情经典扑克牌、2张家庭条约卡(希冀卡和承诺卡)、N项活动载体(共读一本书、每念一好打卡、婚姻讲座沙龙),助力守护婚姻家庭幸福,处理了局部当事人“心中所念说不出口”的难题,有效化解因沟通不畅形成的婚姻矛盾问题。  
3、坚持破立并举,倡导婚姻家庭文化新风  
一是举行文化婚俗活动。倡导集体婚礼,树立由县级部门主要指导、社会知名人士及金婚夫妇组成的颁证嘉宾库,定期展开颁证活动,至今累计展开集体颁证58场次。从2019年起常态化举行集体婚礼,由县指导为新人颁证,让当事人在严肃崇高的颁证典礼中,感悟婚姻家庭所包含的义务与担当,引导群众从“轻注销、重婚宴、讲攀比”向“重注销、强义务、崇节省”思想观念转变。鼎力传播现代文化婚俗,创作了全省首部爱情公益宣传片《海誓山盟・盐邑相守》(海盐之恋),编撰了首本中央婚嫁风俗连环画《海盐婚嫁风俗》,全面展现和传送新时期海盐文化婚俗文化和优秀传统。  
二是推行婚庆文化行为。逐渐变革婚庆范畴陈规陋俗,遏止铺张糜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文化行为。积极发挥基层乡贤会、红白理事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将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简办写入村规民约,归入红白理事会章程,在全县推出家庭“德指数”建立体系,树立季度村(社区)家庭“德指数”测评制度,经过制定家庭文化行为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对家庭成员的文化行为停止量化考核,其中对节省办酒席有明白条款考核。鼎力推行简约实惠的宴席套餐制,积极展开“反对铺张糜费”系列活动,2020年至今已发放各类建议书1000余份,宣传海报(册)12000余份,桌贴46000余份,目前大型餐饮单位公筷公勺装备率100%、餐饮行业公筷公勺知晓率100%。  
三是发扬优秀家风家训。积极组建以海盐外乡文化研讨见长的专家学者团队,对海盐传统优秀家风家训文化作系统的发掘、研讨和整理,编辑出版了《家风家训、千年遗泽》专集等。展开外乡家书资源研讨,开掘了“出版大家张元济”、“三毛之父张乐平”等外乡名人先贤真实感人、朴素严谨的家教故事,努力为青年人提供经典样本和家教示范。积极倡导大众从本人做起、从家庭做起,坚持“晒”家训、立家规、扬美德,使家风家训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浸透到大众中去。今年以来,以“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为主题,已征集优秀家风家训格言166则,征集家风家训故事105篇,评选公示100户“最美家庭”和100户“绿色家庭”,在大众中普遍树立家风家教文化示范典型,引领推进全县文化新风。  
九、海盐县春节风俗  
春节是指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称号为元旦、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盐邑春节期间的风俗丰厚多彩,有祭灶、扫尘(俗称“掸檐尘”)、贴春联、贴福字、守岁、拜年、吃年酒等。(局部风俗分别记载于相关章节中,本章节略述。)  
①扫尘明天启二年《海盐县图经》引《仇志》载:“腊月二十四日暮祀灶……是日,扫尘……”。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期就有春节扫尘的习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意图是要把一切穷运、倒霉通通扫出门。这一风俗寄予着人们陈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腊月廿四,家家户户都要清扫环境,清洗各种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四处弥漫着欢欢欣喜搞卫生、干洁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氛围。今乡村中仍盛行此俗。  
②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约、精巧的文字描画时期背景,表达美妙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方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对)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氛围。这一风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端盛行。春联的品种比拟多,依其运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上;春条依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中央;“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盐邑以贴对联(框对)、横披为主,旧时普通请当地书法名人书写,今有市售或相关部门组织下乡写、送对联。  
③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门窗上倒贴福字(斗斤)的习气。即请人在大小不等的正方形红纸上写一个“福”字,然后把其倒贴于门窗上,寓意“福运到来”。今亦有市售或文化下乡时书写。  
④祭祖新年为岁首,第一件事就是祭奠祖先。这一礼仪,有的中央称之为“拜家堂”,盐邑俗称为“拜太太”。  
祭奠祖先都在家中停止。元旦黄昏,祭祖开端。供桌上摆好美酒佳肴、时令果品,供列祖列宗享用;点燃香纸蜡烛后,家长率子孙行叩祭礼。  
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及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繁荣兴盛,诸事顺意,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思想。  
⑤守岁元旦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其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元旦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元旦之夜,全家聚会在一同,吃过年夜饭,晚辈给小辈“压岁钱”,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在炉旁边喝茶、吃瓜果等边闲谈,等午夜一过,便燃放“开门爆竹”辞旧迎新,彻夜守夜,意味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等待着新的一年不祥如意。这种风俗后来逐步盛行,唐太宗李世民有《守岁》诗曰:“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气在元旦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时光的意义;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辰普通为夜半时分。  
⑥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穿上最漂亮的衣服,装扮得整划一齐,出门去邻居家互相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年初二开端走亲拜年、吃年酒。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晚辈拜年,祝晚辈人短命安康,晚辈可将事前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听说压岁钱能够压住邪祟,由于“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能够平安全安渡过一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元旦夜趁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今晚辈给晚辈分送压岁钱的风俗依然盛行。  
十、海盐县丧葬风俗  
人既然作为自然界一种生物,也有其生长和衰亡的自然规律。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大都以为固然人死不能复生,但却是其灵魂的转换,即从“阳世”转换到“阴世”。因而,人们要为死者举行盛大的丧葬礼仪,以作将死者的灵魂送往阴间的必经手续和途径。  
(一)死亡别称  
自古以来,对不同等级、不同年龄、不同方式死亡的有多种不同称谓。  
崩帝王死亡的称谓,也称驾崩。  
薨诸侯和二品以上官员死亡的称谓。  
卒五品以上官员死亡的称谓  
死六品以下官员和庶民百姓死亡的称谓。  
夭折七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的称谓。  
殇八至十九岁未成年死亡的称谓  
殒因不测事故和灾害死亡的称谓。俗称“生(shang)死”。  
善终因衰老而自然死亡的称谓。或称寿终、老终、老熟、仙逝、作古等。今多称为逝世、亡故、逝世等。  
客死在外地死亡的称谓。  
冤命自杀身亡的称谓。  
毙命受刑罚而死的贬义称谓。  
牺牲为正义事业而死的贬义称谓。也称舍身、殉国、殉职、殉难、牺牲等。  
圆寂佛家对死的称谓。  
羽化道家对死的称谓。  
(二)棺墓  
人一旦步入老年,不知何时作古,所以旧时盛行家人或老人本人预先做寿衣、寿材、寿坟的风俗。  
1、做寿衣。寿衣,泛指老人死后装殓所用的衣裤、鞋帽、被褥等服饰。做寿衣考究祈吉和忌讳。如:必需选择闰年闰月的某一吉日,雇请裁缝师在家中做;内衣用白色布料,外衣和其他被服用红色布料;忌用锻子,因其与“断子”同音;衣袖要长,不露手,听说手显露的话,其子孙未来要讨饭,等等。今盛行市售寿衣。  
2、做寿材。寿材又称灵柩,俗称棺材。棺材寓意子孙后代会“升官发财”。旧时海盐民间都向专营棺材的店铺定做,朱漆枯燥后抬回家中,放置某一中央,不可再挪动,否则以为不吉利。搁得越久越枯燥越好,意谓老人少病短命。寿材有材质好差、厚薄等区别,贫穷人家只能做质差的“薄皮棺材”。海盐于1984年推行殡葬变革,此俗渐废,今无。  
3、做寿坟。寿坟又称寿穴、寿圹、寿墓,俗称“阴宅”。旧时,做寿坟要先请风水先生“看风水”定墓址,然后择吉期用砖或三合土构筑墓室。此俗大都在富户、宦官人家盛行,普通庶民百姓大都在安葬前临场构筑。新中国成立后,此俗废止。1990年代后,盛行预先向陵园订购安放骨灰盒的墓穴之俗。  
(三)丧礼程式  
丧礼,即丧葬礼仪的简称,民间俗称“办丧事”,是亲属、邻里、好友等众人对死者停止哀悼、留念、评价的典礼,也是殓殡祭奠死者的礼节。我国历来有“生有所养,死有所葬”之俗,把丧礼作为盛大庄严的人生最终的大事来处置,其程序方式有很多繁礼褥节。据唐杜佑《通典》记载,自古相传至于当时的丧礼程序多达三十余项。明天启《海盐县图经》记载:“丧事尚佛老,用声乐。人始死,以《六轮经》辩生肖所禁,谓之批书。殡之日,虽主丧者犯忌亦避……祭用俗节,大家行丧,亲友醵奠,务以华靡相夸,至用彩阁、优童为前导,箫鼓阗咽者。”古籍所记,虽多属大户之丧礼,但民间庶民百姓也大致相同,只是稍简而已,且直至近现代,也无基本变化。  
1、送终。古称“初终”。老人临终弥留之际,其子女媳婿等小辈须日夜在旁侍候。若有遗言,大家恭听记载,日后由长子或族长保管。垂危时,常用细条丝棉置于口鼻前,验其能否有气息。当肯定断气,亲人们便呼叫嚎哭,是谓送终。若小辈无故不在场送终,被视为不孝。  
2、设床停尸。人断气,拆去帐子并抛于屋顶上。给遗体脱衣净身,穿白色新小衣、袜子,口内放玉器或钱币、茶叶等物(俗称“含口”),在暴露的头脸、手脚遮白色丝棉或布帕,尸身盖一条黄色或红色被面。古时不能让遗体停放在原床上,须另置一床铺或门板作尸床,时称灵床。盐邑则两者兼有。尸床内侧放一只秧凳,上放三盅圆子;外侧放一把镰刀;脚横点亮一油盏灯(今用电灯),俗称长明灯,意为给死者赴阴间路上照明;床前置一春凳或门板,上放点燃香烛和羹饭、牌位,俗称灵台。此礼亦称小殓。  
3、陪尸守灵。简称守灵。普通由儿子、侄子们每晚轮班在尸床边彻夜守灵。其间,不能打瞌睡,不得恼怒,不时给长明灯添油和灯芯,严防猫鼠骚扰尸体。不断到入殓时才止。旧时守灵需若干夜,今仅一二夜。  
4、批书。人亡,家人即到当坊庙界主庙,通报卒日时辰。掌管和尚或道士会在花名册上注明,并写一张写有死者生卒时间的黄纤纸交予带回,压在尸床镰刀下,即谓批书;同时告知殡葬吉期和避讳生肖属相,并应邀派和尚或道士前往丧家做法事(俗称“拜忏”)。新中国成立后,此俗废止,先后到乡镇(公社)行政机关和派出所注销户口。  
5、报丧。俗称“报老”,即主人派人到亲戚家告知死亡的信息。报丧者身系白布腰带(俗称“白栓腰”),手拿一把雨伞(不分晴雨),到亲戚家时将伞头朝下,站在门外告知说“某某人过了”。亲戚则以糖蛋酒头或茶点款待报丧者,食前方可离去,转报下一家。旧时报丧者都是步行。有电报、电话之后,远方亲戚可拍电报、打电话报丧。今仍有此俗,但不再拿伞和步行了。  
6、戴孝。小于死者的平辈、晚辈亲戚都要穿戴白色衣、裙、巾、鞋、腰带等丧服(均由丧家备办),谓之戴孝(hao)。戴孝有重孝、轻孝、便孝之分。  
①重孝系子女、弟妹、内弟、外甥、内侄、寄子女等夫妇。男性头上披戴长条白巾,身穿大襟或对襟白长衫;女性头戴方形白巾,上身穿大襟或对襟白短衫,下身穿白裙;男女均拴白腰带、脚穿白布鞋(女性鞋后跟帮距中竖缝一条红布)。  
②轻孝系堂弟妹、表弟妹等夫妇。普通拴白腰带,穿白鞋(女性亦缝红布条)。若献拜一堂忏的,亦须戴重孝。  
③便孝系普通平晚辈亲戚和朋友,只拴白腰带。  
晚辈和年长者不戴孝,孙辈大多不戴孝,有的拴红布条。戴孝者不能随意到与丧事无关的人家串门,若串门,须除下丧服。  
新中国成立后,一度不穿戴丧服,仅戴黑布袖章或臂章。1990年后,乡村又恢复盛行,并增戴黑布臂章。城镇则仅戴黑布臂章。  
7、吊唁。俗称“奔丧”。亲戚接到报丧讯后,随即前往丧家,将携带的红烧鱼、肉和糕点水果等物放置在灵台上,然后戴孝,向遗体行叩首礼或揖拜礼,配偶或子女回礼,届时女眷嚎啕大哭。礼毕,奔丧者向主人送礼(旧时普通亲戚送四包红糖、一对蜡烛、一刀锡箔,1970年代始送白纸包礼金),主人告知其入殓出殡日期,近亲奔丧者普通留下吃便饭,远亲则大都返归,于入殓出殡时再来。旧时,有的大户人家在大门口设报丧鼓,奔丧者进门送礼上册后,有专司者大喝道:“某人到”,同时视辈份和亲疏敲鼓一二三下。此俗今仍在乡村盛行,城镇则无,普通都到殡仪馆吊唁。  
8、入殓。亦称大殓,俗称“收作”。是丧事的主要礼仪,有多道程序。旧时都要择日举行,现今普通在死后第二天,并与出殡安葬兼并举行,但须避开初一、月半两个日子。  
①设灵堂在厅堂北墙上居中挂一幅白布幔,幔前置一张八仙桌,桌前系桌帏,桌上供糕点水果羹饭等祭品,中间放灵位(牌位)。点燃香烛。幔两边悬挂挽联。然后将棺材抬入厅中,头东尾西放置在两条长凳上,材盖翻转置于棺上。  
②转穴由长子抱头,次子捧脚(无子则由女婿替代),将遗体从灵床上移至厅堂,头东脚西放于棺盖上,即称转穴。殡葬变革后用锦绣纸板棺材,遗体则放在旁置门板上。同时,族人将灵床的旧物拿到场上焚化。  
③穿寿衣由所雇土作工穿戴衣裤鞋袜。传统习气要穿七件衣服五条裤子,俗说“七个领头五个腰”,现今均为减少,但必需为单(奇)数。穿外衣前,戴重孝者按亲疏长幼次序,每对夫妇或自在结对,依次站在遗体两侧,将一张丝棉尽量拉扯大,恭敬地掩盖在死者的胸口上,边口念“快快乐乐上西天,保佑子孙安全兴隆”等吉语。丝棉盖得越多,标明后代子孙人丁兴隆,逝者越面子、越“窝心”,俗称扯棉兜、牵棉兜、讨蚕花等。接着,土作工穿外衣,把两袖放置胸口,再用白布条连同遗体一同扎紧,也将双脚扎紧,以防手滑落、脚摆动。  
④梳妆穿衣毕,男性由所雇理发师剃头,儿子跪着戴寿帽;女性则由媳妇或女儿跪着为其梳头、戴寿帽。剃梳下来的头发,放在箬帽里,拿到三岔路口焚化。今乡村仍盛行此俗。  
⑤入棺土作工先在棺内放好一二层石灰包、灯草包,再铺垫若干根五色绸带和红色裹身被,多余两端预留于棺外两侧。长子抱头,次子捧脚,土作托腰,旁人拿开棺盖,将遗体放入棺内。土作又把扇子、镜子、木梳、拐杖等随葬品放遗体周边(大户人家有放金银玉器等贵重随葬品)。再将预留裹身被掩盖后用彩带捆住,尸体空隙处又用石灰包、灯草包塞严密,事毕,众亲友依次扶棺视别遗体。土作接着把子女们所备的海被(用红、绿色被面与白色夹里的无棉絮的刚好能盖住尸体的小被子)依层叠盖,面层为红色被,然后盖棺钉实。届时,凑响佛曲,众女眷恸声震天,另眷呜咽悲泣,忌孕妇、产妇、婴幼儿和属相相克者在旁。1980年代施行殡葬变革后,改用纸质棺,不再放石灰、灯草包。其他根本如旧。  
⑥烧包封棺毕,把死者生前所穿过的衣裤鞋袜等打成包,不能打死结,放在旧蚕匾中,匾里再放一双草鞋和一件衣裳,拿到大门前场地上点燃,戴孝众亲每人手持一炷燃着的香,依次排队盘绕着火堆各顺、逆盘走三圈,有的边走边念道:“背包客人渐渐去,同佤亲人一道走,茅草路上勿要走,大路头上多走走,走到桥上等等佤亲人一道走。”等。最后把手中香火扔入火堆。  
9、拜忏。守灵至入殓期间和“断七”时,请和尚或道士到家中念经忏做道场,超度亡灵,俗称拜忏。其时间、排场、经忏数等视丧家经济条件、身份位置和亲眷所敬经忏数而定,旧时多达九天,现今普通二三天。拜一堂经忏,即念唱一本佛道经忏(俗称忏名,有大小忏之分,大忏酬金重,大多由戴重孝者单独或组合敬送,小忏酬金轻,普通由戴轻孝者合送)。忏名有:大心经、九乐(分消灭九乐、白头九乐)朝天、万物、铺堂、阎王、报恩、判官、卖婆、毛丧、血河(已生育女性之者专忏)等。拜忏期间,另有扬幡、放焰口、铺地灯、树灯、关星、走花(俗称“胡蜂叮癞痢”,今名“五梅花”已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参见《民间艺术》西泠印社出版社2015年版P165~168)等附加法事,需丧家请求而做,并按所做法事付酬。1950年至1988年此俗止息,1989年始至今又在乡村中盛行,但从事此业者大都是俗称“野和尚”的民间宗教人士。  
10、出殡。俗称“送葬”。行将棺柩运送至墓地的典礼。旧时,平民百姓普通在第三天出殡,富户在“做七”期间择日出殡,官宦家须二三年出殡。出殡时,每房媳妇各拿一条红绸锻被面依次掩盖在棺材盖上,称谓“兜蚕花”(蚕与财、材谐音)。掌管和尚或道士或土作将一只子女们敬奉的盛有饭菜的羹饭甏(简称饭甏)交给长子捧着后,把一张瓦片或一只碗用力在棺盖上摔碎,并高喝一声:“起材”。在爆竹声中,四名或八名壮年男子扛抬棺材上路,长子捧饭甏,次子持白布幡跟在棺材后(如无子则由婿替),两名帮工各拿一条长凳随后,戴重孝的男者持白幡、女者啼哭着紧随其后。一路上,两名和尚吹唢呐,一名铳手放铳,一人在棺材前沿途撒纸钱(谓“买路钱”)。每逢路口、桥梁、沟渠时,均须将棺材停放在长凳上暂歇。来到墓地,棺材刚停妥,媳妇们随即把自家的被面取下,谓之“捧财香”或“讨蚕花”,拿回家中后妥善寄存,以祈“蚕花廿四分,财源滚滚来”。明天启二年《海盐县图经》载:“殡之日,虽主丧者犯忌亦避”,就是说:出殡那天,但凡忌讳者都须避开,那怕是主人也如此。“文革”期间此俗止息,1980年代后又在乡村中盛行,但已有变化,如:将纸棺装进灵车送殡仪馆火化,长子捧骨灰盒,次子或婿捧饭甏,在灵车上撒纸钱,无盖、取被面等行为。  
11、哭丧。丧事中凡逢送终、吊唁、转穴、入棺、出殡等礼仪时,均有女眷哭丧之俗。女眷哭时大都边哭边念词,念词有腔调,俗称“哭调”(相似“哭七七”调)。其词内容普通是思念死者生前对本人的关爱和本人对其照顾不周的自责,以及今后保佑家人安全兴隆等;也有个别借机发泄不满心情的;还有“儿子哭来惊天动地,姑娘(女儿)哭来知心着意,媳妇哭来真心假意,女婿哭来黄牛叹息”之俗语阐明哭丧者的心态。哭者普通不能自行中止,须经旁人劝止前方可顺势停哭收场,而情真意切的悲伤者常常要劝良久才止。旧时,有的人家还会雇请半职业性的俗称“哭作阿奶”的哭丧婆前来参与哭丧,视不同典礼念唱不同内容的“哭丧歌”。如在女儿给亡母梳头时唱道:“黄杨木梳弯来像只弓,同倷姆妈梳来路路通,只只庙里烧香拜佛才(全)跑到。前发梳来后发通,望倷儿子财运通……”除不再雇哭丧婆外,此俗今仍在乡村盛行。  
12、安葬。又称“下(落)葬”,即掩埋死者遗体或遗骸。安葬方式有多种,如《南史·扶南国传》曰:“死者有四葬,水葬则投之江流,火葬则焚为灰烬,土葬则瘗(yi)埋之,鸟葬则弃之中野。”盐邑向为土葬、火葬,并不断因循至今。2015年始倡导海葬,行将骨灰撒入海中。  
①土葬即用土掩埋遗体、遗骸的葬式。在“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土葬自原始社会相传至今。土葬主要有墓葬和瓮葬两种方式。  
墓葬,就是把棺材和饭甏(头北脚南)放入事前筑好的墓(坟)圹(穴)内,祭拜后即用土或砖堆筑坟头和墓室,再在坟墓顶上种万年青,周边种柏树(亦有在尔后清明节或冬至节时种植的)。官宦和富户人家还在墓穴(室)内放墓志铭和陪葬品,用三和(合)土(由石灰、黄泥或黏土、糯米饭或细砂三种原料按比例组成的建材)或水泥(近代始用),封穴室、筑成坟墓,墓前树碑。品级高的官宦家有的还会建筑墓道、牌坊、石人石马,如清末兵部尚书徐用仪墓;有的为防盗墓而堆土成小山的,如明刑部尚书郑晓墓。平民百姓则以堆土成坟为多。  
②瓮葬也称“二次葬”、“拾骨葬”,是在初葬若干年后再行迁移重葬,其缘由和方式多样。一是初葬时将棺材暂厝或浮厝(搁空)在墓地上,或用稻草堆扎密实,或用砖瓦砌筑成俗称“厢亭”的亭子,待后再移棺或拾骨入土安葬;二是客死他乡,先就地安葬,后择日迁回故里安葬;三是为更利于子孙后代发迹而另觅“风水宝地”后迁葬;四是夫妻一方先丧暂葬,待另一方亡故后再移棺或迁骨合葬;五是原墓地因征地等故必需迁移坟墓而迁葬的等。二次葬大都是将骸骨捡入俗称“骨殖甏”的瓮甏等陶器内后迁葬,届时,须择日或于冬至日前后三天内,在坟墓前举行简单的祭拜礼仪后迁葬。今仍有此俗,但大都为第五种。  
③火葬即焚化遗体后将骨灰装入容器再掩埋或寄存的葬式。其俗始于原始社会,有文字记载的可见于先秦时期的《墨子》《列子》《荀子》等文献。宋代后盛行于江南。元《马可波罗游记》载:京、冀、晋、江、浙、巴蜀等地均有“人死焚其尸”之俗。明天启《海盐县图经》载:“火葬成风,官设义冢亦不能息”,清光绪《海盐县志》亦如是载录无修正,可见清代仍流行火葬之俗。1945年,国民政府曾倡导火葬,然无效果。1968年,海盐县人民政府倡导节约办丧事,推行火葬,建造火化场(俗称火葬场,今称殡仪馆),当年全县火化率4.45%。1979年火化率82.06%。1980年始,土葬旧俗抬头,1983年火化率降至64.33%。1984年6月,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殡葬变革推行火葬的通知》,次年火化率升至97.7%,1986年至今均达100%。骨灰盒则分别寄存或安葬于集体建造和规划的公墓、陵园、安息堂、墓地等处。政府民政部门给予一定的安葬费补贴。  
13、吃素饭。即丧宴。安葬礼毕,众亲除下孝服返回,在经过门前场上点燃的柴火上将孝服扬甩几下,入屋在灵台前礼拜一下。然后摆开宴席款待众亲友。旧时丧宴较为简单,每桌普通为八只素菜,故称吃素饭。其中以油煎豆腐、红烧滚豆腐、油豆腐、咸菜豆腐干、大蒜豆腐皮等豆制品菜肴为主,另加炒青菜、红烧罗卜等应季素菜,故又俗称“吃豆腐饭”。豆腐饭有老、嫩之分。年老善终的吃老豆腐饭,即可将菜肴红烧,含“喜”意;有的人家也有红烧鱼肉荤菜。其中红烧油煎豆腐,俗称老豆腐,还可赠给路人或特地讨要之人,以为“吃了老豆腐会短命”。吃老豆腐饭时允许饮酒、恼怒等。不测或年轻死亡的则吃嫩豆腐饭,无荤菜,素菜不可红烧,不可饮酒和恼怒。1980年代后,不论何种死亡,其丧宴渐以荤菜为主,均可饮酒,与婚庆等喜宴相比略为逊色,但非善终的仍忌恼怒,豆制品菜肴仍不可或缺。城镇居民大都在饭店酒家设丧宴。  
14、做七。“七”是七天指为一个周期。自亡故日起,共计七个周期,分称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断七。旧时,每逢一个七,丧家均要择日举行祭奠亡灵仪礼,俗称做七。前四“七”为素祭,后三“七”为荤素祭。祭品普通由出嫁女儿和媳妇娘家送来。做七典礼有繁有简,内容亦有异同。如:二三七期间若做“回煞”礼仪的,须请僧道拜忏做道场;五七,民间以为此间亡灵会在“望乡台”上探望家人,女儿择日裹若干只粽子,在祭拜时解开粽子绳结,并将粽子分送邻里,寓意化解亡灵在世时所结下的一切恩怨之结;六七称“关魂”,即女儿、媳妇向巫师讯问亡灵的处境情况等;断七最为盛大,请僧道拜忏做道场超度亡灵,焚化纸屋纸船,恭送亡灵赴往阴世。现今大都将六七、断七与五七、除孝除灵等礼仪一并举行。(做七事参见《民间文学·哭郎》,西泠印社2014年版P339~341。)新中国成立后,此俗一度式微,无拜忏之举。1980年代后,乡村中日渐盛行,大都到五七为止。  
①回煞俗称“二转”(出殡称“头转”)。即由僧道按亡故时辰的天干地支推算在第九天至十八天内某日提早一个时辰举行的礼仪。届时,雇请僧道拜忏,灵台前供至亲送来的粽子、三牲、斋饭菜肴等祭品,桌下放一堆灰,在死者灵床上按人形四肢和头、胸、脐的部位各放一只粽子,在转穴时经过的门框两边各挂一只粽子,在大门框上系一根左手所搓的草绳,再至大门外向上下左右各抛一只粽子。然后僧道做“放熖口”法事,儿子持香面南跪在场上倒扣的脚桶上,其他小辈亲属持香跪在其两侧,掌管僧道一手摇铃,一手持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亲属哭呼亡者称谓,焚化纸钱,然后一同紧随僧道倒退至床前,如此三番。最后一次时,僧道用剑把绳子劈断,众人分食粽子,有的中央亦把粽子分给邻里,寓意如前文,至此礼毕。新中国成立后,此俗废止,但个别中央(百步)偶然呈现。  
②除孝除灵即去除孝服和灵台(俗称“座台”、“牌位”)。民国前在断七时举行,新中国成立后渐与五七兼并举行。届日,先念经拜忏,下午五时左右,主家把事前请人扎做好的纸屋、纸船、纸桥(今无船、桥)放在灵台前的一张八仙桌或春凳上,戴轻重两孝的亲属亲戚齐聚一堂,手持一炷香,面向灵台,僧道围坐在八仙桌的东南西三边,诵经奏乐。诵唱的经文为《大心经》《赞船》或《赞屋》,《赞船》内容主要是赞颂彩船及接送情形过程等:“……前朝古典不议论,且说斋主造彩船。不请泥师并木匠,人(神)仙制造纸糊成……仙童仙女接进船,某某(亡者名)走进船中央。红木椅子船舱坐,八面彩旗顶风扬……牛头起锚撑开船,判官双手把舵掌。文武百官立船头,逍遥快乐往西行……仙童玉女接上岸,船公手提五彩灯……即刻水痕无踪迹,西天佛国乐逍遥……”《赞屋》内容是赞颂房子内外的时兴装潢和日常生活所用用具等:“……前朝古典不议论,且说斋主造彩厅。不用泥师并木匠,神仙制造纸糊成……四面贴墙砖,上下有几层……依山傍水风光好,交通便当真满意……前面场地宽,后头有花园,车来人往闹盈盈,接送亡灵到彩厅……大门朝南八字开,前后门窗铝合金……空调一只墙上挂,冬暖夏凉四季春……翻开此门看,一片好景色。花园风光无限好,青松翠柏四季青……新房花园赞完成,金银锭箔要端正……一拜天地救苦恩,二拜天堂尽开门……九拜在堂群众福寿增,十拜亡故祖先早超生……”(依据通元镇赵富顺提供抄本摘录)。唱毕,众亲礼拜。少顷,掌管僧道高喝道:“寂寂毫无中,虚时却两空,不生亦不灭,欲生因莲花,超灵三界途,真人无上德,儿孙代代荣。”即刻,长子端着牌位,次子端纸船纸屋随僧道来到场上,把纸屋、牌位和戴孝鞋子放到事前铺好的覆有黄纸的麦柴或稻草堆上,僧道起乐,众亲持香绕着点燃火堆顺、逆各走三圈,走完最后一圈时,将香丢入火堆中,脱下孝服在火堆上扬甩几下,礼毕。然后设“代座酒”或“辞座酒”宴席,众亲和僧道就餐。(旧时,官宦人家除孝在死后两周年缺一个月举行,除灵在满三周年时举行。)  
十一、海盐县饮食风俗  
1、四季南湖菱  
产海盐菱,菱角味美,四季如春的南湖菱为海盐名菜,其鲜嫩滑口,香脆可口,以南湖菱、小藕、芥兰丝、胡萝卜等原料,过水后捞出,用3层油过油,放入盐、味精勾芡,拌匀即可。  
2、藕粉饺  
以藕粉为主料,包上豆沙馅,上笼蒸熟即成藕粉饺。莲藕粉饺具有入口滑爽,香甜细腻的特性,是消夏的佳品。  
3、于城牛蛙  
于城位于浙江省海盐县中部,距鲁柴湖岸不远,水产业兴旺,有“牛蛙之乡”的佳誉,所养殖的一只大块肥肉,在周边地域享有盛誉,已成为于城对外的名片。  
4、红烧羊肉  
羊肉不断是海盐本地的一道佳肴,逢年过节最常吃的一道菜,颜色红亮,香味浓郁,酥而不烂,油而不腻,在杭、嘉、湖一带享有盛名。  
5、羊肉芋梗  
羊肉芋是海盐的一道中央美食。将大块的羊肉和一整块的红梗芋鱼一同,参加黄酒,酱油,红糖和其他佐料煮成,吃起来酥脆糯,咸甜适中。  
6、海盐大头菜  
盛产海盐的大头菜,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作为传统的海盐腌菜,名噪一时,深受广阔消费者的喜欢,特别是上海人对海盐大头菜有着特殊的喜欢。  
十二、海盐名人  
《搜神记》作者干宝、唐代诗人顾况、水浒大将-双鞭呼延灼、教育家和出版家张元济、漫画家张乐平、变革先锋步鑫生、眼镜巨匠吴良材、当代作家余华。  
十三、海盐县著名景点  
(一)陈从周艺术馆  
陈从周艺术馆,又名梓园,1998年建,位于西涧北侧,与西涧草堂为邻,占地3亩多,主要建筑是一幢具有民族作风的展览馆,为留念我国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而建,庭院中有半亭一座,系陈从周教授设计的赴美国园林《明轩》的再现。  
陈从周(1918-2000),号梓翁,上海同济大学教授,著名园林建筑专家,兼工书法、绘画、诗词、散文、昆曲,被称为“发明园林艺术美的巨匠”。著有《说园》、《苏州园林》、《扬州园林》、《绍兴石桥》、《园林谈丛》、《书带集》、《春苔集》、《随宜集》、《山湖处处》等著作十多种。  
陈从周教授,对景色名胜特别“痴心”,这种“痴”心源于他对景色名胜、园林艺术的至爱。陈从周教授南来北往奔波在全国各地的著名景色名胜区,为抢救、维护、修复景色名胜、文物古迹不遗余力。经他抢救、修复的著名园林、古建筑多达数十处,南北湖仅其中一例,但老先生对它确也情有独钟。  
(二)张元济图书馆  
张元济图书馆坐落在武原镇文昌东路6号,占地12亩,为民族作风和江南园林特征浓郁的仿古建筑。门楣上镌刻着-同志题写的馆名。  
院内黛瓦粉墙,曲桥卧波,阁亭相接,花木扶疏。除了有齐全的公共图书馆功用,还专设商务印书馆版本阅览室和张元济先生留念室。  
留念室内有张元济半身汉白玉雕像,陈列着张元济的著作、手稿和生平事迹材料。  
张元济:是海盐武原镇人。是我国近代著名出版家,商务印书馆开创人之一,是我国文化界有影响的人物。  
1902年张元济入商务印书馆,任编译所长,掌管商务印书馆的编译出版事业,以学者兼出版家,在近现代中国文化开展史上树立了一尊丰碑。  
解放后,他先后担任过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文史馆馆长等职。1949年9月,张元济作为特邀代表赴京参与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会和新中国开国仪式。其间,毛泽东、-、-、-等先后会晤张元济。受毛泽东主席两次约见。  
(三)张乐平留念馆  
张乐平留念馆坐落在武原镇新桥北路的“三毛乐园”内。  
全园占地29亩,分园前区、留念馆区、少儿活动区、湖心岛区和原儿童公园5个景区。  
园前区立有一座26米高的张乐平与“三毛”注视笑容的铜像,铜像底座镌刻张乐平手书:大树是由苗苗长大的,对苗苗我们要精心灌溉。园前区右前方是“张乐平先生留念馆”,文学巨匠巴金题额。  
留念馆为两层楼房,有6个展厅,一个陈列室和一个创作室。馆内陈列有关张乐平生平事迹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及张乐平代表作《三毛漂泊记》、《三毛爱科学》、《二娃子》等漫画500幅。张乐平生前好友华君武、丁聪、沈柔坚、程十发、谢稚柳、方成等著名漫画家、书画家为留念馆所作的赠画也一并珍藏陈列。  
张乐平留念馆被命名为嘉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海盐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授予“中国少儿漫画基地”,标志着“三毛故里”海盐县成为全国首个少儿漫画创作基地。  
背景引见:漫画巨匠张乐平出生在海盐县海塘乡。他塑造的三毛形象几十年来在中国曾经众所周知。  
1983年,海盐县人民政府创立“三毛乐园”,以留念出色漫画家“三毛之父”张乐平。1988年,海盐县人民政府扩建“三毛乐园”,至1995年5月完工。  
地址:嘉兴市海盐县文昌东路10号  
(四)鹰窠顶  
每逢农历十月初一清晨,登鹰窠顶可观日月并升,被誉为东南第一奇迹。  
日月并升又称日月合壁,是一种稀有的天象,被誉为东南第一奇景,它是指太阳和月亮同时升起。历史上最早记载日月并升的是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国子生陈梁的《云岫观合朔记略》,文曰“残蜃忽送月印日心,两轮合体,雪里丹边相摩荡,还转不止,海天俱动,不可思议。”介  
绍  
鹰窠顶位于钱塘江口景色胜地南北湖畔,它是环湖诸山中的一峰,是欣赏海上日出的绝妙所在。大、小看台是鹰窠顶上两处最佳观日点。  
大看台突出海上,海拔186米,几块大石似含苞欲放的荷花,故又名荷苞峰,面积近十亩,石壁上有“鹰窠顶”三个擘窠大字,还有“日月并升天下奇”、“海天一色”、“獾室”等摩崖石刻,崖上有一小普陀洞,香客常特地到此寻幽。石上有“月印日心”石亭一座,1989年澉浦永安丝绸印染厂出资建造,亭柱上有二联:“海天耀彩一派风光,日月交辉两湖声色”和“永教日月留双壁,安得海山共一湖”。  
小看台位于大看台北,又名莲花峰,面积约一亩,石壁上“湖海壮观”、“双涛”等石刻,双涛指海涛与松涛于此融为一体。  
在大小看台之间有一块“东方大港”丈量标志,园柱形,编号072,系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建立东方大港,由东方大港建委会立。标志现藏云岫庵中。  
在小看台下,还有痴景岩、合掌岩、狮头岩等石景。  
(五)南北湖  
南北湖景色区在海盐县澉浦镇西,东起长山闸,西至茶磨山,南自黄沙坞,北到六里堰,面积约30平方公里,湖、海、山俱全,以自然景观为主,兼有文物古迹和现代建筑。  
(六)千佛阁  
千佛阁位于海盐县城武原镇天宁寺路,始建于唐大历三年(768),名千佛大宝阁。千佛阁面阔27.5米,进深17米,高23米,分上下两层,总面积一千平方米,重檐式歇山顶。  
(七)谈仙石城  
谈仙石城位于南北湖景色区西部谈仙岭上,海拔96.7米,是海盐、海宁两邑接壤处,也是古代海盐县至省城杭州的孔道。  
谈仙石城形势险要,左右有两山夹峙,南为南木山,北为北木山,西侧为海宁黄湾诸山,东侧为一长达三华里的山谷,只要一条坎坷小径,可供出入,从南北湖遥远远望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故谈仙岭又有“江南八达岭”之誉。  
谈仙岭的岭名与谭峭有关(古文谈与谭通)。宋《澉水志》载:上有谭仙庙。相传为南唐道家谭峭炼丹得道之处,至今留有仙人脚、石浴缸、炼丹井等遗址。  
谈仙岭是历史上重要关隘,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所以留下了许许多多有关抗御的脍灸人口的故事,明代嘉靖年间,海上倭寇不时侵扰打劫老百姓。戚家军潜伏鹰窠顶、谈仙岭一带,与倭寇短兵相接,数千倭寇葬身于此。当地民间至今仍传播着戚家军英勇抗倭的故事。  
清朝道光年间,倭寇再次烧杀掳掠。巡抚刘韵珂奉命在谈仙岭的要隘建筑石城,名曰谈仙石城,清末渐废。  
1989年海盐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历时四载,形制照旧,计南北长72.4米,东西阔41.3米,高5.7米,城上建楼一座,城内之徐行健将军雕像和点将台,城墙中空可储兵。2000年上半年这座“天下第一小城”经各方面专家的丈量、公证评定,确认谈仙石城是目前我国最小的石城,入围上海大世界基尼斯,同年被定为嘉兴市国防教育基地。  
(八)龙潭港遗址  
龙潭港遗址位于百步镇桃北村11组龙潭港自然村,年代为新石器时期,类别为古遗址。  
龙潭港遗址散布面积约18000平方米。遗址发现于1997年3月。次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讨所结合海盐县博物馆对遗址停止了抢救性开掘,揭出面积700平方米,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墓葬20座与一处红烧土遗址,出土随葬品有陶器、玉器、石器、骨牙器等369件(组)。其中,陶器有166件(组),器形以鼎、豆、双鼻壶、罐为主,局部陶器形制精致、纹饰精巧,极为可贵。  
2000年5月22日,龙潭港遗址被发布为海盐县文物维护单位。2017年1月13日,被发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维护单位。  
(九)绮园  
绮园坐落在县城武原镇绮园路。绮园占地9887平方米,其中水面占25%,绿地占71.4%,建筑占0.25%。园内植物有58科、1158棵,其中百年以上古树有40余株。  
(十)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  
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又称“鱼鳞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街道东部沿杭州湾一带。此段海塘南至南台头闸北侧,北至城北路口,长约2300米,是钱塘江海塘的重要构成局部。鱼鳞塘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由浙江水利佥事黄光升创筑,用以抵御海水入侵。黄光升建筑的鱼鳞塘采用五纵五横的条石叠筑办法,底部开槽打桩,一二层五纵五横作“丁”字形排列,三四层五纵四横递加,跨缝相叠至十八层。南接海宁,北连平湖。历代增筑,清乾隆、道光年间曾对海塘停止维修。现海塘为重力式鱼鳞石塘,大局部为双盖鱼鳞石塘,塘底有木桩,塘外向海中有护坡、“丁”字挑水坝,塘上有防浪墙。鱼鳞塘是研讨海盐县历史、文化、经济、军事、水利设备的实物见证,具有严重的历史价值。现保管较好,仍在运用,2017年被评为浙江省级文物维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名单。  
(十一)钱家祠堂  
在海盐沈荡镇中钱村,有一处浙北地域保管较好的祠堂之一——钱家祠堂,是钱镠二十五世孙钱陈群所建。  
钱氏宗祠又名永思堂,俗称“钱家祠堂”,为沈荡钱氏家族祠堂。  
钱氏宗祠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解放后作为粮库,而保管至今。2002年,被县政府授予县级文物维护单位,2013年10月对其停止恢复性维修。  
前厅  
“钱氏宗祠沙盘”为“钱氏宗祠”等比减少版模型,其依据原祠堂的功用停止布置,主要描画的就是祭祖的繁华场景。  
前厅为“行牌厅”,东西两边设有木架,木架上插着肃静,逃避,官级品位硬牌。  
目前该厅盘绕钱氏先祖的勋绩及钱氏肉体内涵停止布置。  
花厅  
花厅于每年两次祭祖时,用作摆酒、吃饭、休息的中央而且也是族中大事的议事中心。中间“清芬世守”为乾隆皇帝对海盐钱氏家族的御笔题词。  
现布置为钱氏学堂,盘绕耕读传家为主题,这里展出的是陈书的书画作品。  
后厅  
后厅为“祭奠厅”中央设有壁龛,内供各列祖列宗神主牌位。祭奠为每年两次,分别为上半年的清明节和下半年的冬至节。  
现以家风文化为主题停止布置,中间为钱氏先祖五王的画像,两边分别为海盐钱氏的一些的代表人物。  
钱氏故事  
海盐钱氏,既是海盐望族,也是嘉兴乃至杭州的望族,是钱镠的后嗣。仅海盐钱氏一支,明代嘉靖后即有进士16人,举人40余人。一千多年来,钱氏为海盐留下了钱镠贩盐、钱王射潮、钱镠施茶、陈书教子、钱家徵击奸等许多具有惩恶扬善、忠孝仁义、刚直不阿等内容的故事。海盐钱氏故事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盐钱氏先居澉浦,明中时澉浦一带常受倭寇侵扰,于是就移居沈荡半逻,即如今的沈荡镇中钱村。后因钱纶光入赘嘉兴陈姓,清康熙年间迁到嘉兴莲花桥。自钱陈群(钱鏐二十五世孙)始,海盐钱氏后代逝世以后,大都归葬在沈荡或南北湖。中钱村尚有钱氏后嗣数百人,不过由于清末以后尚无续谱,年青一代,对本人的祖辈以上已含糊不清。  
(十二)钱江潮韵度假村  
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涌潮”的钱塘江潮,吸收着无数来自海内外的观光客。每年的中秋节前后,钱江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齐喑;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李白的诗句"“潮似连山喷雪来”写出了钱江潮的雄伟气势。  
钱江潮韵度假村就位于世界著名观潮圣地盐官观潮区内,距上海130公里,距杭州42公里,交通非常迅捷、便利。钱江潮韵度假村是集排涝、观潮为主,兼容科技、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已被浙江省列入首批省级水利旅游区。区内配套建立有浙江省治太水利陈列馆、观潮台、观潮廊道、观潮亭、候潮厅等设备,主建筑面积8600余平方米。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盐官将举行“观潮节”,枢纽所为便当游客观潮,还配有“盐官排涝枢纽观潮时辰表”。还有值得欣赏的人文景观:盐官的“海神庙”,听说它的内部结构与皇宫相同,由于皇宫里文武百官只上一朝,而钱塘江的潮水每天有两潮,早、晚各一潮。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