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八字命理 > 婚俗 >

哈尔滨婚俗

  • 婚俗
  • 2020-11-15 19:29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回族婚俗“伊扎布”列为哈尔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北网7月31日讯 (记者 杨林川)31日,哈尔滨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示展演及颁牌仪式在防洪纪念塔广场举行。回族婚俗“伊扎布”被列为哈尔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悉,这是省内首个回族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回族婚俗“伊扎布”列为哈尔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仪式现场,来自哈尔滨市奥斯曼婚姻礼仪指导服务中心的回族婚俗“伊扎布”传承人、哈尔滨电视台新闻中心高级记者白锡治身着民族服饰,接受了颁牌。回族婚俗“伊扎布”被正式批准为哈尔滨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以往传统的回族婚俗“伊扎布”仪式均在清真寺或新人家中举行。奥斯曼婚姻礼仪指导服务中心从抢救性发掘伊斯兰文化、弘扬回族婚约仪式特色的角度出发,五年来全力投入搜集整理、规范创新回族婚俗“伊扎布”工作。在保持原汁原味传承的同时,创新表现形式,将回族婚俗“伊扎布”仪式在设立婚宴的清真饭店举行,并为新人提供具有民族特色服饰,并采用阿拉伯语和汉语双语解说,将具有民族特色的礼仪展示给来宾。

通讯:探秘大瑶山奇特“嫁郎”婚俗
清晨,天微亮,一个由数十人组成的送亲队伍簇拥着一个盛装瑶族小伙,浩浩荡荡行走在大瑶山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这是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盘瑶支系特有的婚嫁习俗“嫁郎”的场景。2004年,赵彩虹和丈夫盘文意通过“嫁郎”这种独特的婚嫁形式结成夫妻。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亦是世界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当地共有盘瑶、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坳瑶五个支系,瑶族文化和民俗风情保持得十分完整,“嫁郎”婚俗即是其中之一。近日,记者慕名前往金秀,探秘这一质朴而神秘的瑶家习俗。
顾名思义,金秀瑶族自治县流传至今的古老婚俗“嫁郎”,就是指男子嫁给女子,婚后男方生活在女方家中,夫妻地位平等。当地人介绍,“嫁郎”在瑶家比较普遍。这种“上门入赘”被视为尊敬同族老人和顾及民族兴衰的美德。因此,在盘瑶族中凡有男孩的人家,都乐于让自己的孩子出去上门。
今年38岁的赵彩虹是金秀县甲江村六闭屯人,丈夫盘文意是同村郎傍屯人,两人读小学时相识,后来通过自由恋爱走到一起。当年,赵彩虹的父亲和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到男方家里提亲,因为路途遥远,他们没有携带礼物过去,只是给了男方家几百块钱当做“聘礼”。
赵彩虹说,她们这个民族不讲究彩礼,结婚时给男方添置新衣服和新鞋袜供其进门时更换就行。
虽然已经过去了16年,但赵彩虹、盘文意夫妻俩依旧记得他们那场隆重热闹的婚礼。当年接亲时,在新郎走到离新娘家还有一公里的时候,新娘方以吹唢呐、打鼓等瑶族传统的仪式迎接新郎。新郎踏进家门的时候,由女方专门从村里请来的一个有名望的老人为男方洗脚,随后帮助他换上新鞋和新衣服,这意味着男方从此成为女方这边的人。
新郎进门后,赵彩虹穿着母亲亲手刺绣的瑶族婚服,和盘文意沿袭古老的仪式拜堂成亲。婚宴上,新郎新娘出场挨个敬酒,赵彩虹端着糖,盘文意端着酒,这一过程叫做请糖。赵彩虹回忆,那时候前来喝喜酒的人们晚上都不回家,众人酒足饭饱后聚集在一起唱山歌,围着篝火彻夜长聊,场面十分热闹。
按照当地习俗,瑶族招郎的家庭第一个孩子随母亲姓,第二个孩子随父亲姓。赵彩虹夫妇育有两个女儿,对于将来是否让女儿留在家里招郎,夫妻俩表现很矛盾:一方面,他们希望女儿到外面去发展,而不是像父母一样被拴在村里,孤陋寡闻。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外面成家立业,导致“嫁郎”习俗难以为继感到惋惜。
和当地多数村民一样,赵彩虹当年的婚礼足足操办了三天三夜。“现在的年轻人都是一天就结束,有些甚至只是在酒店摆个酒席走个过场,一切都简化了。而且现在也没有像以前那么好玩,大家都是低头玩手机,不像以前这么热闹。”赵彩虹怅然若失。
这些年来,村子里偶尔也会有几场“嫁郎”酒席,赵彩虹和丈夫盘文意不管多忙都会全情参与——他们试图从中重温自己过往那个美好的时光。“过一阵子村里会有一场‘嫁郎’仪式,你们有空可以过来看看呀。”赵彩虹热情地向记者发出邀请。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近年来,金秀瑶族自治县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同时,加强对包括“嫁郎”这类瑶族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保护,并借助舞台剧、展馆以及书籍等多种形式,将一些濒临失传的民族传统文化向中外游客进行还原和呈现。(完)
【编辑:叶攀】


《鸾凤和鸣——汉文化传统婚俗展》黑龙江开展。 刘锡菊 摄
中新网哈尔滨5月25日电(记者 刘锡菊)25日,《鸾凤和鸣——汉文化传统婚俗展》在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开展。该展精选了华夏五千年文明中最具代表性婚礼习俗,通过文物陈列、婚服展示、文字介绍、场景还原、互动体验等方式,将抽象的婚礼文化转化为通俗易懂、趣味十足的互动展览。
此次婚俗展由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与黑龙江省婚庆礼仪行业协会主办,展览由“周代士婚礼”、“唐代婚礼”、“明代婚礼”、互动体验区四部分组成。
此次婚俗展由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与黑龙江省婚庆礼仪行业协会主办。 刘锡菊 摄
展厅工作人员介绍,周代婚礼制度集前朝之大成,著名的“婚聘六礼”为后世历代婚礼仪式奠定基础,并深刻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的婚礼习俗。
从汉婚俗文化的演化史中可窥见中华文明的非凡历程。 刘锡菊 摄
在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女性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婚恋相对自由,在婚礼习俗上融入了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的色彩,增添了喜庆、热闹的特点。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婚姻逐渐打破门第观念,注重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婚礼趋向奢华、繁琐。展览最后设有互动区,公众可以身着展览同款婚服,在三朝间自由切换,“零距离”体验汉文化婚礼的美妙。
《鸾凤和鸣——汉文化传统婚俗展》精选了华夏五千年文明中最具代表性婚礼习俗。 刘锡菊 摄
“从汉婚俗文化的演化史中可窥见中华文明的非凡历程。汉文化传统婚俗,虽经两千多年的嬗变,融入了不同时代的风格和习俗,仍以象征化的仪式传承着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认知、对人生的理解、对幸福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阐释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完)


现在有些‘欧贵’婚俗仪式简化了很多,我结婚的时候,都穿西装了,但我老婆还穿着壮族的服饰。”黄贤明表示,传统的欧贵婚俗,最有意思的是拦嫁,媒婆和新娘子领着接亲的队伍到男方家,可是门却不好进,门口有竹竿和男方的亲友拦住,女方必须要经受多种考验才能进门迎亲。比如新娘子要喝下三大碗酒,女方亲友要在猜谜和对歌中赢得男方等等。
“而新郎到女方家后,也要接受考验。”黄贤明说,新郎要挑一担水到女方家水缸,走路的姿势要符合要求,要一路挑到女方家为止。这是测验新郎的体力。如水洒出来少,说明新郎体力棒。
“欧贵”婚姻以女性的需求为主,摆脱了以男性为主提出择偶要求而挑选女性伴侣的局面,女性主动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男性作为伴侣。“这也是西林被誉为‘女儿国’的原因。”黄贤明说道。
“我老婆有个弟弟,现在未婚,要不要嫁出去,完全看他的意愿。”黄贤明表示,“欧贵”婚俗在西林县驮娘江畔如今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去年,1986年出生的黄朝雨就把老公“娶”回那来屯。
黄贤明介绍,不少外乡男儿对“欧贵”婚俗也情有独钟。“嫁”至西林的男儿,有贵州及云南等地的男子,也有北方的汉子。在那劳乡,有一位特别的“欧贵”,他就是来自哈尔滨的丛岩。十几年前,他与那来屯女子黎蔚红相识,最后禁不住那劳镇优美的自然环境和那里的漂亮姑娘的“诱惑”,毅然“嫁到”那来屯。
西林县博物馆馆长王合兵介绍,“欧贵”婚俗在西林县驮娘江畔非常普遍。史料记载,“欧贵”婚俗在驮娘江畔出现已有2000多年,“嫁儿子”成为欧贵婚俗中一道充满神秘色彩的风景线,是西林独具一格、别有韵味的独特婚俗,成为该县旅游的新看点。
那劳镇那劳村那来屯位于西林县城东部,距镇政府驻地以西2公里处,坐落于美丽的驮娘江江畔。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上一篇:连云港婚俗
下一篇:齐齐哈尔婚俗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